本文转自:人民网-河北频道
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
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果农杨增林在介绍自己家的苹果。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
霜降前后,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的苹果熟了,累累果实压弯了树枝。
“幺两帕”家庭农场的牌子上,“杨增林夫妇果树种植技术职称”照片分外醒目。农场主杨增林两口子在库房里忙着给新摘下来的苹果分级装箱。
“色泽鲜红,果型周正,酸甜适口。”杨增林眼中的岗底苹果,让人听着就直流口水。
“128道工序,一道都不能少”
为什么岗底苹果如此好?杨增林一语道破天机:它们是按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为岗底量身定做的128道标准工序生产出来的“科技果”。什么时候疏花、什么时候疏果、什么时候整枝、什么时候打杈……128道苹果标准工序说得一清二楚,果农像工厂的工人按照工序生产标准件那样管理果树,生产出来的苹果个头、着色、口感像一个模子脱出来的。
“现在人们来我们岗底果园买苹果,先看果农职称,有技术的,质量肯定放心。”杨增林说着掏出手机,打开微信给记者看预定苹果的客户名单:邢台市王先生32箱,石家庄市李某某20箱,北京市张某22箱……
记者粗算了一下,杨增林家农场的苹果还没下树,三分之二就都有主儿了。
杨增林的爱人在给苹果分级装箱。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
“今年我的农场产量还算不错。”杨增林掰着指头算了笔账:他的20亩苹果,特级果和一级果达90%以上,手拿把攥就能收入30多万元。